转自新文化报(2012年3月24日 A03版)http://enews.xwh.cn/html/2012-03/24/content_341658.htm
一堂“生意课”,看看娃们学会了啥
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小学部数学课堂活动纪实
新文化报记者 艾灵
初衷:一年级的数学课正讲到认识元、角、分,这堂课既让孩子们巩固了课本知识,又让他们学会花钱。
实践:1元钱买彩带转手挣5元;价值400元“悍马”卖了20元;靠促销手段卖书;合伙买更多的东西……
总结:孩子们对物品的实际价格还不能准确估计,多会根据对物品兴趣大小出价,但从活动中得到锻炼 家长对这样的上课方式给了很高的评价。
课前,孩子纠正“不是玩具是商品”
昨日,距13时10分正式开始还有20分钟,教室里已相当热闹了。一年三班的黑板上写着“小商品交易会”几个字。孩子们靠着三面墙壁坐着。此时,商品还不允许被拿出来,但孩子们总忍不住摸两下。中间紧挨着的两排桌子摆了个口字形,这里就是孩子们的交易市场。“让我看看你们带了什么玩具?”记者问,旁边的王昱达马上纠正:“不是玩具,是商品。”“那你说说玩具和商品有啥区别?”他严肃地说:“商品是可以买卖的。”孩子们带来的商品五花八门,有巧克力棒、机器人、毛绒玩具、游戏机、芭比娃娃,还有最吸引眼球的遥控“悍马”,但最多的还是学习用品和书籍。孩子们大多只有7岁左右,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做生意”。交易前,学校教导处副主任、数学老师孙海宣布规则和纪律:“学号1~30的同学进入桌子的里圈,31~58号同学在外围,大家要占好自己的座位,可以走动,但不可以拥挤。”
课上,赚了的:1元买条彩带转手挣5元
13时10分,交易正式开始。孙海一声令下,交易现场立刻热闹起来。“这个6块卖不卖?”邵天琦手中的故事书首先被一个小朋友盯上了,邵天琦说“不卖”,眼睛紧盯着人家手里的一把塑料玩具刀。背对他“摊位”的女孩郭子琳很快就小小赚了一笔。1元钱从冯笑彤手里买下一条彩带,转手卖给毕玉铮,净挣5元。“阿姨,我卖完了。”崔绅浩的桌子上摆了一堆钱,数数一共58元。他对自己的成绩很满意,因为他带的商品一共价值20元左右,另外还带了20元零钱。其中,带来的玩偶橡皮和嫩肤霜没舍得卖,这样算下来,他赚了20多元。赔了的:400元“悍马”20元卖了。郑士林带了一个木偶、一本故事书、一盒爽身粉,还有一件“奢侈品”――价值400元的遥控“悍马”。交易前,豪华“悍马”引来小朋友关注,但到了交易阶段,郑士林却遇冷了。小朋友们掂量掂量手里的钱,觉得肯定买不起,就转身跟别人交易去了。看别人买卖得热闹,郑士林捧着“悍马”很落寞。交易会进行了快20分钟,小伙子终于挺不住了。这时,谢涛阳有了兴趣。“25!”郑士林开价。“便宜点,20怎么样。”郑士林考虑了一会,最终还是同意了。谢涛阳得了这么大一便宜,高兴地跑一边玩去了。玩了一会,又以40元的价格转卖给王浩宇了。促销的:贴广告“原价13.8元现价6元”刘天泽的一本故事书很抢手,这与他的促销手段不无关系。在家长的帮助下,刘天泽在书皮下贴了一张促销广告:“原价13.8元现价6元”。许多孩子觉得物超所值,因此争相购买。 刘天泽也对许多小朋友的商品动心。可一圈转回来之后,他的手里多了5本书。“为什么买那么多书呢?”刘天泽小朋友“郑重”地给出两点原因:一是他喜欢看书;二是书后面都有定价,“不高出这个价格,就不会买亏了。” 合伙的:三个女孩生意越做越大 交易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很快就能悟出一些道理。郑士林卖了“悍马”后,又买了其他的商品,手里的钱不多,想买东西就很难了,怎么办呢?郑士林想到合伙。正好,张中鹤这边也只剩下9块钱了,俩人一拍即合,把钱合到一起,买了两套卡片,一个机器人,一本书。 蒋姝怡、郭子琳、毕玉铮三个小女孩也想到了这招儿。三个人合伙,生意做得更大。文弱的蒋姝怡站在中间卖,另外两个一左一右帮忙。买进卖出,钱越赚越多,最后把她带来的化妆盒当成钱匣子了。
课后,孩子们描述自己的交易经历
90分钟的时间很快就到了,现场的气氛还很沸腾。老师用很长的时间让同学们安静下来。“大家都说说感受吧!”孙海话音刚落,一双双小手举起来。“太高兴了。”“高兴得过了头。”“很兴奋。”“心都快跳出来了。”……接着,孩子们描述了一下自己的交易经历。“生意太火了,很快卖完了。”冯笑彤最后数数自己的钱,总共87元,纯利润有37元。有的孩子很自豪,自己一直想要的一本书,定价12元,结果10元买下来。孙海拿起前面一位同学的小汽车。“这个小汽车是5块钱买下的,大家觉得卖30元怎么样。”孩子们摇头:“太贵了,不值。”“对,价格要与物品本身价值大体相符。”他又指着“悍马”问大家:“这个20块钱怎么样?”谢涛阳站起来抢答:“应该值100。”孙海笑了,再问郑士林:“20元钱卖掉了后悔吗?”“不后悔。”郑士林答道。巩固知识又掌握生活本领。一年级的孩子们这几天的数学课正讲到认识元、角、分,这样一堂实践课就是改变孩子学习方式,让孩子亲自实践一下。“既巩固了课本知识,又让孩子们学会花钱,掌握了最基本的生活本领。”孙海说。对孩子们的表现该如何评价呢?孙海说,孩子们对物品的实际价格还不能准确的估计,更多是根据对物品兴趣的大小出价。“不过,很显然孩子们在这堂课中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孙海介绍,全校一年级11个班的孩子都在同一时间上了这样一堂课。
家长,“平时还真低估了孩子”
有两位学生的妈妈现场参加了这堂课。她们对孩子的表现很满意,对这样的上课方式也给了很高评价。陈禹彤的妈妈对女儿另眼相看了,“一个手链10块钱买进卖了12元,地球仪6块钱买进卖了8块。她之前可连钱都没碰过,平时的东西都是给她准备好的。”李静对女儿王馨竹的表现感到欣喜。“女儿很谨慎,我一直注意她。有一本书,她要20元钱,大家都说贵,她就不敢要这么高了,可是别人给10块,她又觉得低,最后一直都没出手。”李静说,没想到女儿考虑还很周全。“平时还真低估了孩子。”
一堂“生意”课,看娃们学会了啥
家长对这次活动的评价
家长反馈卡
大家来看看我的商品
算算我赚了多少钱
看,我仅用20元就买到了自己喜欢的游戏机
清晰简明的价格标签
孩子们争先恐
哇!你挣这么多钱,真羡慕!
信息提供:邢阳;新闻上传: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