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5日,传统节日端午节将至,弘扬民族文化,建设文化校园,应高新中学教导处和校团委邀请,语文组付颖老师与全体同学共同分享自己的端午情思。
深情诉说的付颖老师
专注倾听的学生
以下是付颖老师讲座内容
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端午情思》。
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汨罗江畔,阴风怒号,浊浪排空,一位老者高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汨罗江中,滚滚的巨浪冲走了他的身体,但伟大的精神却跨越千古,成为永恒。于是,每到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必然怀揣景仰,郑重缅怀这位以死明志,以生命捍卫理想的勇士――屈原。后来人们发展和丰富了端午节的内容,除包粽子、划龙舟之外,还加入了许多习俗:挂艾草、饮雄黄、挂艾虎、戴香包等。端午节的内容和内涵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遥想古人的端午,一定是另一番天地。
唐人文秀有诗《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从战国到盛唐,其间跨越的历史可谓不短,但诗人的形象,在唐人的诗作中是那样的鲜活,后人对他的敬意依然没有褪色。古人的端午透着对先贤的敬意。
宋代词人欧阳修的一首《渔家傲》曾这样写道: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榴花如火,绿杨似玉,莺歌燕舞,鲜亮的景致勾起人们的诗意情怀,诱人的粽子,五彩的丝线,盘着双凤的画扇,金樽清酒,推杯问盏,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而今天,当我们再次面对端午节的时候,似乎难以找到古人节日里的畅快和醉意。从2008年开始,我国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休假一天。这一决定一方面是国家重视传统节日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让中国人产生了疑虑和担忧,如果再如此漠视,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将随着快节奏的生活消失殆尽。
尽管如此,传统节日的价值和意义,真正走入中国人的心中了吗?没有!我们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也知道端午节有很多的习俗,但屈原对于我们只是一个名字,没有了“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的抒怀,也没有了“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的感叹。而戴香包、系五彩线、插艾蒿只不过是一种形式罢了,我们不会懂得戴香包和系五彩线所寄托的美好愿望,因为理智的我们知道,香包和五彩线只是包和线,它们并不能生发奇效,帮我们达成愿望,没有它们,也没发生什么。我们更不能懂得动手绣香包和做五彩线的过程有多美妙。我们的节日,剩下的唯一内容就是――吃,我们不管粽子代表什么意义,我们只关心哪种口味最好吃。除了吃,其他的东西都被我们忘却了。心灵的麻木和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我们对节日的漠视。
因此,要想承传必须了解和懂得节日的文化意义。
首先,传统节日包含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端午节纪念屈原实际上也是表达中华民族的精神诉求:在险境面前坚守正义,为了真理敢于牺牲,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壮怀激烈的气节和风骨,这一切都融注着我们民族伟大而悠久的历史精神,显示着民族的无穷力量,激励后辈人发扬光大。
其次,传统节日包含着我们的祖先对宇宙和人生的透彻认识。其实,今天我们看节日中的许多习俗会感到荒唐可笑,那是因为今天的我们面对生活、面对自然和宇宙没有了神秘感和好奇感,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童话的时代。所以,我们对一切都感到乏味无趣,对一切才没有了敬畏之意。端午节也是古人崇尚自然的反映,因为他们相信挂艾蒿、挂菖蒲、洗木兰浴,借助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就会换来健康平安的一生,古人比我们更懂得虔诚地做自然之子,才会真正保有人类自身安全的道理。
第三,传统节日包含着中华民族的悠久文明和伦理、道德。中国的大多数传统节日都离不开合家团圆,享受亲情的主题,这里蕴含着我们民族对家庭的尊重。不管端午节是祭奠屈原也好,还是纪念伍子胥、曹娥也好,这个节日更多的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家人其乐融融的画面,这是中国人的一种情结――家园之恋。就像那些离家在外打工的人一样,不管离家有多远,旅途有多困难,春节时候都一定要赶回家过团圆节。
有一句话我们早已耳熟能详: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保护传统节日就是在延续中华民族的历史,我们常常说,我们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四大古文化当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的历史尤其是传统文明,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断裂了。在印度从大城市到农村,从新德里到菩提伽耶,没有任何一个印度妇女穿西式的裙服,她们穿的衣服档次、品位不同,但是都是印度的传统服装――沙丽。印度的音乐学校,教的都是印度的传统音乐。在印度,你想学西方的音乐,可以到西方去学,他们自己的学校始终在传承着自己的民族文化。但是我们就不是这样。我们不但可以把长城的砖块用来垒猪圈,不但可以把老宅子、祠堂统统拆掉,然后建成一模一样的水泥或红砖的现代建筑,认为这才是社会主义。
保护传统节日可以增加我们的民族凝聚力,中国人要有自己的语言和节日,而这一切都是文化。二战时,当德国纳粹军队包围了斯大林格勒,前苏联到了最危险时刻的关头,斯大林曾有过一个著名的讲话。他用什么来激励这个民族?他没有说那些空话,他只是饱含感情地提到一些俄罗斯人的名字。他说,我们的民族,是产生了普希金的民族,是产生了屠格涅夫的民族,是产生了托尔斯泰的民族……就是这些创造了俄罗斯文化的巨人的名字,唤起整个苏联人民团结抵抗意志,最终保卫了斯大林格勒。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维护民族国家统一的坚实的基础。
保护传统文化才会使我们在世界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未来世界的竞争不仅是经济的竞争,更是文化的竞争。如果我们不增强保护文化的意识,不继承和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必然的结局就是丧失自己,被别国所左右。就像今天的韩流,他们已经影响了我国相当大的青少年,这种影响不仅是服装发式,更是思想意识上的占领,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曾读到过这样一首小诗:【端】来一盘大粽子,【午】阳高照普天庆。 【快】请剥苇啖黄米,【乐】向此中寻真趣。这首诗每一句的第一个字放在一起组成一句祝福:端午快乐!但老师更想将最后一句诗送给大家:乐向此中寻真趣。作为中国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要做到此,就要求我们寻真趣,而要寻到真趣,就要求我们放慢脚步,放平心态,细细品味,深深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