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大家中午好!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儒学经典,谈一谈“学而九思,九思而学”。
《论语》中记载着孔子的这样一段话:“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这“九思”讲的是做人的道理,是道德修养的问题。
“视思明”和“听思聪”意思就是看的时候,要看得清楚;听的时候要听得明白。月考和期中考试成绩就摆在我们面前,试卷中对了也好,错了也罢,我们是不是应该反省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中是否存在不足,做到了脚踏实地,耳聪目明吗?多听多思考,做一个聪明的倾听者:要有耐心让别人把话说完;学会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倾听;要有包容心,要有博大的胸怀,特别是与自己不同、对自己不利的声音和意见,要有容纳的心胸,听得到,听得清,听得全,听得深刻。这样不但能时常规范自己,更能提升自己。
“色思温,貌思恭,”说的是待人接物脸上的表情,要温和;容貌与态度,要谦虚恭敬;每天的一言一行,是否践行了这份朴素的教诲,课间走廊中静而轻的单列行走,不跑跳;谈吐闲聊时平和热情,彬彬有礼;就餐、出操、公共场所有序得体;对同学、对师长懂得尊重,懂得关心,懂得理解;说话诚实,诚恳亲善。参与班级事务任劳任怨,不甘人后,只讲奉献,不讲索取,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能够面不改色,处变不惊,温文尔雅,言辞谦和,平易近人。言谈要想到是否诚实,处事要想到是否谨慎。做到“貌思恭”关键是要有一颗尊重别人的心,把别人看成是一个与自己一样的有尊严的人,打心眼里尊重别人。
所谓“言思忠”, 处事要谨慎。就是说话的时候,要忠于自己内心的呼唤,诚实,朱熹说:“尽己之谓忠”。对于别人的事要尽己之力,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信守承诺。说话不可不慎重,不可不用心。所谓“事思敬”就是做事不能“差不多”,这是对自己做的事情不尊敬,就是对自己人格的不尊敬。因为,一个人的做事质量是一个人个体质量的表现。精益求精是一种严谨的作风,一种谨慎的态度,一种持续完善的意志,是人生更美好的追求。
“疑思问”就是遇到疑难问题要虚心求教。遇到困惑多向别人请教,不要不懂装懂、自以为是。凡事不盲从,遇到问题多问一问为什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勇于正视和承认自己的不足。要善于学习,学而不厌,不耻下问,不断充实提高自己,永不满足。做到“疑思问”,首先要会“疑”,也就是善于怀疑,敢于怀疑,特别是怀疑传统,怀疑权威。要有一种好奇心,只有这样才能推陈出新,不断有新创意,不断有新成就。其次,还要会“问”,也就是问自己,问别人,问历史。在不断的追问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忿思难”就是即将发怒要想到会有后患。触犯校规,甚至是屡见不鲜的校园暴力事件都源自一直冲动,酿成追悔莫及的过失。所以戒骄戒躁,遇事冷静,三思后行,“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克制不良情绪,避免盛怒之下做出傻事、错事、蠢事。在自己将要或者正在竭斯底里的时候,想一想为什么要发脾气,发脾气有没有道理?想一想发脾气之后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想一想,不发脾气行不行,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能够动不动就火冒三丈,动不动就发脾气,动不动就咄咄逼人。
“见得思义”就是获取的时候,要考虑该不该得。”慎独,慎始,慎终。“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获取褒奖或批评要思考适不适宜,正不正当,合不合理,应该不应该。集体的荣辱与自己息息相关。成功时谦恭,过失处深省,得失坦然。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我们都是省二优秀学子,学习与思考还是懂得的,思是学的前提,学是思的行为结果,善学者,必是善思者,善思会促进善学。用经典九思改变自己言行,用深刻九思完美自己人生。愿同学们能在学而九思中成长,在九思而学中提升!
涂万福老师的精彩解读
文字提供:涂万福 摄影:王贺 新闻上传:郭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