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长春市华光街1001号
邮箱:segxxb@163.com
电话:0431-87035666
  • 手机版
  • 公众平台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中心->校园快讯校园快讯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 ——记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 远洋)学校研讨课活动纪实
放大  缩小  默认
作者:娄馨月 更新时间:2021-06-29 10:18 点击量:4792

二十一世纪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时代。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时代的需求。为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深化全体教师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对深度学习的思考,2021年6月10日——18日,在孙成群副校长的精心组织下,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 远洋)学校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进行了“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主题研讨课活动。

此次主题研讨课主要包括授课和评课两部分。课堂上各位教师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素养目标确定、学习活动安排、问题驱动设计上寻求深度思考,在学法引导、能力培养、启发教学上落实深度学习。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针对课堂展示进行专业引领和精准点评,孙校长也在每一场研讨课活动中与老师们分享了他的真知灼见,他说:“深度学习,不是追求难度,也不是贪图广度。不是在一个知识点上深度挖掘,刻意设置思维障碍,更不是围绕一个知识点向外一味地拓展,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体验,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通过自己的建构去学习,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去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培育学生的学科素养,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科育人的目的,就必须摒弃那些注重机械记忆、重复训练、简单模仿的浅层次学习。”

0.JPG

中学语文研讨课

南湖中学王丹老师执教六年级蒲松龄的《狼》一课。王老师从小说在文学史的地位意义以及写法的开创入手,从文体角度,引领学生讲述文学,初步感知文言小说这一体裁。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问题设置深入文本,学生在自主探讨和师生对话中碰撞思维,在人狼相遇的情境设计中形成遣词用句的基本经验。

高新中学王春阳老师执教七年级杜甫的《望岳》一课。王老师把握古诗的特点,教学设计核心明确,指向核心素养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重视朗读,突出咬文嚼字,问题驱动力求引发深度思考,对于古诗的教学做了有益的探索。

远洋中学邢阳老师执教八年级庄子的《北冥有鱼》一课。邢老师带领学生以从容的姿态去感受了庄子的“世界”,培养学生自主分析文言文的能力,提升学生审美意识的架构,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的自由与洒脱,让学生尝试关注文言文的炼字与化用,在思辨的哲思中引发了学生的深度思考。

柳迎春、王琳和刘丽玮老师从教学方式、从还原课堂深度阅读的真实性、从尊重各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朗诵技巧等不同的角度对三节语文课进行了点评,研讨中有引领,肯定中有提升,让参与研讨的语文老师获益颇丰,并对语文教学中的深度思考有了更直观立体的感悟。

中学数学研讨课

南湖中学王洪萧老师执教七年级常规课《余角和补角》。王老师以“武林大会”的情景引入,生动有趣,并从数和形两个角度介绍和辨析,还从汉字书写上做了表意的分析,既落实知识目标,又培养了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充分的渗透了数学探究学习,体现了深度学习的有益探索。

高新中学张健老师执教实践探索课《天衣“有”缝》。张老师通过劳埃德的正方形,从“64≠65”入手,引起认知冲突,然后分析原因,进而尝试模仿,通过学生主动探索,动手剪拼,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发现规律,最后联想斐波纳契数列,强调知识的主动建构,重视知识的迁移运用。

远洋中学袁天雨老师执教专题课《借助相似,解决网格问题》。袁老师让学生拿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后,组织学生一起分析归纳,并从中寻求规律,找出通性,从而找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学以致用,学生在“假设—推理—操作—验证”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内心体验。

中学英语研讨课

南湖中学高玫老师执教六年级阅读课《Unit6 sectionB 2b》一课。高老师运用KWL阅读教学法作为整堂课的教学理论支撑,基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之后,使得文章的讲授有针对性。学生选择不同的主题,通过声情并茂的表演,实现了从学知识到用知识的真实学习落地。

高新中学刘春英老师执教八年级《Unit8 阅读拓展——袁隆平》一课。刘老师充分运用了寻读和细读,潜移默化地介绍了阅读答题技巧:细节题,归纳总结题,猜词题。她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提问,自己回答,人人参与,积极思考,实现了在体验中学习,在参与中提升。

远洋中学吕鹏老师执教八年级《Unit6 sectionA 3a An accidental invention》一课。吕老师借助导学案由简入繁,让学生能清晰本课内容,充分挖掘教材,有效的提问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思考,去表达,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吕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及时,有效,邀请学生一起品茶,在品味中体会中国茶文化。

张楠、杨卫红、赵嵩三位老师进行了评课。三节英语课设计精巧,在体验中感知语言魅力,在理解中提高思维品质,在拓展中增强文化自信,三位老师特别注重文化传承和家国情怀意识,在课堂中传递正能量就是教育的真实发生。

10-3.jpg

小学语文研讨课

远洋小学王孟阳老师执教六年级《伯牙鼓琴》一课。王老师将“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结合,渗透传统文化和民族智慧,聚焦文本结构特点与语言,落实单元学习目标任务与语文要素;解读教材从单元导语与语文要素入手,问题设计指向学生思维发展,关注学习的真实发生过程。

南湖小学杨威老师执教一年级《棉花姑娘》一课。杨老师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活动丰富有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问逐层深入,由浅入深,引发学生思考;朗读指导促发了学生深入理解,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的思维在平等对话中走向深刻。

高新小学丛德斯老师执教三年级《火烧云》一课。丛老师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真实地聚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逐步发现促进深度学习的几个有效策略:删“繁”就“简”,教学内容突出“精”字;由“薄”变“厚”,资源整合突出“巧”字;由“静”变“动”,让思维“活”起来。

三位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亮点突出,能时刻关注学生,关注学生学习习惯,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杨珍、郭卓、周咏梅三位老师现场评课,听课教师们在分享与交流中成长。

小学数学研讨课

高新小学黄新媛老师执教四年级《数字编码》一课。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层次分明,黄老师精准把握课程内容,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在信息分享中感受编码的统一性、唯一性、简洁性规则,让学生体验编码的创编过程,并通过汇报、交流、研讨等学习活动,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南湖小学高宇佳老师执教一年级《阅览室》一课。高老师通过拆盒子、小棒、计数器直观学具的操作,学生感受、体悟不同方法中“借一当十”的道理是统一的,实现计数单位的变化,再把竖式计算各部分意义与小棒和计数器的操作对应起来,帮助学生把竖式减法退位的过程刻画出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抽象思维。

远洋小学杜硕老师执教六年级拓展课《比的再认识》一课。杜老师把握课标的学段要求及教材的结构体系,打破传统的知识讲授教学模式,将生活和数学建立联系,为学生创设探究配置饮品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本质,体验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和探究乐趣。

三节课堂展示各有千秋,执教教师准确把握学情,精准把握教材,设计问题有梯度有设计,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深入学习。孙玲会、高悦、冯帅三位老师现场评课,引发与会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新思考。

小学英语研讨课

远洋小学郑丽群教师执教三年级《Module 9 Unit1 They were very yong》一课。郑老师以老照片和电影《你好,李焕英》为导入,自然引出新知。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照片,在真实情境中学会过去时的表达方式。郑老师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生活经验出发,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南湖小学孙毳老师执教一年级《Module 5 Unit1 They’re cows》一课。孙老师根据一年级学生特点,创设动物农场的情景,学生们通过辨别声音、图片、食物等方式判断动物名称。孙毳老师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互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高新小学褚冰宵老师执教五年级《Unit6 Welcome to Sanya》一课。褚老师课堂亮点突出,注重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的培养。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等思维活动进行语言输入和输出,为学生创设更多思维空间。

赵宏娜、高琳和程子木老师分别对三节课进行点评。三位老师结合英语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对展示课核心素养的落实效果进行深度剖析,执教教师通过优质的课堂设计,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此次研讨课教学活动的主题回应了新时代基础教育的发展要求,是学校长期教学实践的积累与总结。身为一线教师,我们必须抱有教育初心,坚守学科育人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大胆改革与实践,不断学习与反思,厚实学科底蕴,把握时代脉搏,聚焦深度学习,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追求最适合学生终身发展的优质教育。

撰稿:教研组   统稿:张海燕、刘迪

摄影:李云智、李春杰   图片:李东函

编辑:娄馨月   审核:孙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