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之谓易,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生生不息是生命的生长、繁殖和更新,更是被赋予了独特的精神内涵,“生生不息”是春天第一棵小草破土而出的生命力;生生不息,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前进的精神动力。“生生”可以是生发和生长,可以是生命和生活,也可以理解为男生和女生,全体学生,师生。新学期,让我们师生携手,共同蓬勃向上生长!
春日的阳光洒满校园,处处洋溢着新学期的蓬勃气息。2025年2月28日,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小学部以“新学期,生生不息向未来”为主题的开学典礼隆重召开。参加开学典礼的领导和嘉宾有学校陈杰书记、孙成群校长、遇建勋副书记、石馨副校长、孙爱华副校长,高新中小学、校工会、校少工委和校心理健康中心的领导和教师,以及51位家长代表。在主会场就座的是各年级五星班集体代表,同学们身姿挺拔,眼神中充满对新学期的期待,各班级分会场同学们通过视频同步直播共同参与这场盛会。开学典礼由大队辅导员孙赫淇老师主持。
参会领导及嘉宾
会议主持人
在这充满希望与憧憬的主题引领下,这场典礼不仅是对新学期的美好期许,更是对“生生不息”精神的生动诠释,激励着全体师生在新的征程中奋勇前行。
高唱国歌 唱响信念向未来
国歌奏响,全体师生庄严肃立,高唱国歌。雄壮的国歌声在校园中激昂响起,熟悉的旋律承载着国家的尊严与荣耀,厚植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激励着同学们在新学期里将爱国情怀化作学习的动力,努力成长为有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好少年。
唱国歌
表彰优秀 凝聚力量向未来
开学典礼表彰了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优秀年级组”和“优秀班集体”。表彰是对过去一学期努力与付出的肯定,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每一个省二人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为省二实验成为一所受人尊敬的学校而努力奋斗。年级组长率先垂范,组内教师积极配合,班主任老师智慧引领,班级全体同学齐心协力,每一份荣誉都承载着集体中师生共同的努力与付出,这份荣光将激励他们向未来再启新章。
校党委陈杰书记为优秀班集体颁奖
校党委陈杰书记为优秀年级颁奖
校长讲话 指引方向向未来
新学期伊始,孙成群校长在讲话中回顾了春节期间的温馨时刻及第九届亚冬会的成功举办,我校作为吉林省体育教育改革试点,将继续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校长在讲话中表扬了我校于婉佳和冼晨熹两名同学在冰球和花样滑冰项目上的优异表现,激励学生们选择自己喜欢并能长期坚持的体育项目积极参与锻炼,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孙校长还提到了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突破——DeepSeek模型,并通过我校闫释允和刘梓恒两位同学在编程和技术发明方面的成功经历,鼓励学生们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最后,校长对教师也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老师们能够坚守教育初心,用爱心、耐心和智慧引导每一名学生。
孙成群校长新学期讲话
成长发表 锤炼身心向未来
在成长发表环节,结合日常课程,各年级在舞台上以积极向上的样貌分别展示了独特的师生风采。二年级的同学们分享了特色寒假作业的实践成果,他们在假期中通过劳动、读书、体育等实践活动,积累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在实践中积蓄着成长的力量,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年级成长发表
三年级以“非遗薪火相传,学梦华光绽放”为主题进行展示。同学们化身“非遗”传承人,讲述着非遗文化的魅力,传递着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信念,让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三年级成长发表
四年级发出“用爱浇灌花朵,少年蓬勃向上”的号召,鼓励师生们用心守护植物,在陪伴植物成长的过程中,发现大自然的规律,领悟生命的意义。
四年级成长发表
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传统游戏新力量,健康成长向未来”的展示,他们在传统游戏中尽情奔跑、跳跃,感受着童年的快乐,在游戏中强健体魄,充满活力地迈向未来。
一年级成长发表
探寻科技成长迹,迈向创新未来途。五年级同学们聚焦科技,分享着对新兴科技的热爱与探索,展现出敢于创新的勇气,诠释着创新促使科技发展“生生不息”的理念。
五年级成长发表
各年级成长发表结束后,全体师生合唱《玉盘》。“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悠扬的歌声,饱含着同学们对未知宇宙的好奇与向往,从古人对宇宙的探索,到如今的探月工程,体现着中国人对未知的执着探寻。这首歌不仅唱出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展现出他们对未来探索的无限热情。
合唱歌曲《玉盘》
合唱校歌 共筑梦想向未来
校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学校的文化与精神。在大队文娱委员贾晴然同学的指挥下,全体师生起立合唱校歌。歌声中,有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有学生对成长的渴望,每一个音符都饱含着对学校的热爱。
唱校歌
在热烈的氛围中,本次开学典礼圆满结束。新学期,生生不息向未来。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小学部的全体师生将以此次开学典礼为新的起点,在新的学期里,秉持“生生不息”的精神,努力学习,积极进取,携手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共同书写求知探索的奋进篇章!
撰稿:郑多 摄影:杜中宇 图片:李东函 编辑:郑多
初审:孙赫淇 复审:郑翰辉 终审:李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