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二实验·春风化雨|
项目启智探新路 素养落地育新机
——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承办长春市七年级英语学科集体备课
春寒料峭时,教研正当时。2025年2月18日,长春市七年级英语教师齐聚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大报告厅参加了长春市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英语学科集体备课活动。本次教研以“九载贯联 项目启智 七年齐聚 集备创新”为主题,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英语教研团队通过理论建构与课例双线并行的方式,积极探索新课标背景下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
初中部英语教研组长张楠老师欢迎杨爽老师及各位同仁到我校参加集体备课,并希望大家来有所获,也真诚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活动主持人李贺楠老师
活动开始,小学英语教师马传莉老师立足基础教育学段衔接,系统呈现了“小初英语教学现状对比研究”。马老师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从课时安排、教材框架、教学内容三个维度揭示现行教材使用现状,特别针对新教材单元结构展开纵向对比,为初小衔接提供了可视化研究样本。
初中英语教师田凯老师以《Keep Fit》单元为蓝本,构建了“理论阐释+课例解读”双维模型。田老师通过阐释项目式学习(PBL)的“问题驱动-实践探究-成果生成”实施路径,展示了如何将教材单元转化为“健康管理师”实践项目。
我校初中部教师团队呈现了写作教学改革系列成果。初中英语教师赵悦老师系统梳理七年级常见写作体裁,提出“过程性写作评价量表”以及项目式学习在写作教学中的助益。
初中英语教师姬蕾老师以《Unit2 Rules》为例,展示应用文写作的项目式实施策略及多样的学生学习成果。师生通过3篇日常对话、2篇书信往来、1个项目式学习任务“制定班级规则”等多种教学形式,围绕“为什么我们需要规则?”这一核心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初中英语教师刘冬旸老师的动态辩论课例更是实现了三重跨越:语言工具从描述向思辨进阶,输出形式由静态报道转为动态思辨,教学焦点从习惯描述转向价值论证。这些实践生动诠释了“写作即思维外化”的教学理念。
活动最后,长春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英语教研员杨爽老师对本次集体备课进行了点评发言。她高度肯定了本次集备的创新性与实践价值。杨爽老师特别强调:“当学习成为解决问题的探索旅程,语言便不再是孤立的知识点,而是思维生长的载体。”她鼓励教研团队继续深耕“教学评一体化”改革,将项目式学习与跨学科主题学习有机融合,为长春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更多鲜活样本。
春研蓄力,未来可期。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英语教研团队将继续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在“教学评一体化”“英语学科项目式学习”等领域深化探索,为英语教学改革注入持续动能。
撰稿:李贺楠 摄影,图片:李东函 编辑:李博
初审:赵悦 复审:张楠 终审:李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