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二实验·课程建设|
种微光点点 待缕缕馨香
——记2024-2025学年度校“向日葵”教师心理志愿团高新中学“种太阳”分团启动仪式
2024年10月24日,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中学部2024-2025学年度“种太阳”教师心理志愿团启动仪式在心理教室隆重召开。石馨副校长,高新中学德育副主任王欣老师、心理健康中心和“种太阳”教师心理志愿团的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启动仪式。“种太阳”教师心理志愿团团长张铄老师主持会议。
分团团长张铄老师主持会议
“种太阳”教师心理志愿团团长张铄老师进行2023-2024学年度分团工作总结,志愿者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及时得到心理舒缓,这一年中,老师们积极思考,寻找能获得学生信任的好办法,通过整理应援记录单,不仅是记录每次帮助学生克服难关的过程,更是梳理了孩子们的成长轨迹。“种太阳”教师心理志愿团的老师们,用耐心倾听,走进学生的成长故事,用温情陪伴,助力学生向阳而行,用志愿精神,点亮学生美好未来。
“种太阳”教师心理志愿团的老师们,像缕缕和煦的阳光,穿透云层,指引孩子们前行的路。石馨副校长分别为2023-2024学年度优秀志愿者齐日阳、于晓梅、刘丽微、杜静涵、纪国华、许正丽、陈佳凤、刘铭和曹玥颁发荣誉证书。
石馨副校长为优秀志愿者颁发荣誉证书
育人育心,奥秘无限,志愿团的老师们在与学生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为他们的成长助力。优秀志愿者代表刘铭老师和于晓梅老师与大家进行了经验交流分享。
刘铭老师分享自己曾经渴望的教育成果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药到病除”,然而,随着时光的推移,她逐渐意识到,这样的期望并不契合当下的教育,尤其对于那些心理敏感脆弱的孩子。虽然内心也曾深感焦虑,但值得庆幸的是,她始终坚守在孩子们的身旁提供着情感上的支持,坚定不移地做着那些她认为正确的事情。她也鼓励现场的老师不必急于求成,因为教育的成果并非即刻显现,它可能潜藏于未来的某个时刻,静待我们去发现。
刘铭老师与老师们进行经验交流分享
于晓梅老师与大家分享半个月前学生回校看她时带来的自己家种的枣子。于晓梅老师说从未见过这样的枣子,皮薄肉薄,核还很大,初尝时或许带着一丝酸涩,但细细品味后就能感受到独特的甘甜,给人别样的滋味与感悟。这就如同教育学生,在历经了无数个挑战与不易,度过那些看似酸涩的日子后,我们终将迎来那份由内而外散发的美好。
于晓梅老师与老师们进行经验交流分享
陪伴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偶尔会有艰辛与苦涩,因此在这条路上,志愿团的老师们更需要彼此间的鼓励与支持,携手同行。时代在变迁,孩子们的心灵或许更加细腻与脆弱,但这恰恰需要我们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向着光明与希望迈进,共同守护那份纯真与美好,向阳而生,绽放属于我们的光彩。
本学期初,部门根据学生学情特点,聘任了2024-2025学年度教师心理志愿者,石馨副校长为志愿者们颁发聘书,老师们积极承担,全力做学生心灵成长的支持者。
石馨副校长为志愿者颁发聘书并合影
教师心理志愿团的老师们共同观看了微培训的视频,学习视频中老师的智慧做法。这位老师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和及时的学习,探索各种应对特殊学生发生特殊状况时的解决途径,想尽一切办法,只为给孩子提供最为贴切、适时的支持和帮助。
志愿者教师共同观看微培训视频
王欣副主任与老师们分享了她在教学生涯中的心态转变历程,展现了她内心成长与蜕变的轨迹。期待志愿团的教师们也能走进学生,结交学友,积极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应援,成为和孩子心灵更贴近的人,更值得依赖和信任的人。年级组长为本年级志愿教师佩戴徽章,传递温暖与鼓励。
德育副主任王欣老师讲话
年级组长为本年级志愿者佩戴徽章
石馨副校长在讲话中叮嘱老师们,要在心里种下一颗“太阳”,应先强健自己,更要学会自我疗愈,志愿团的教师们是学校号召的积极响应者,是学生心理需求的敏锐洞察者。老师们照亮一方土地、照耀一群少年,成为太阳般的教师,不畏时代的变迁与更迭,坚定地站在教育现场,携手营造一个阳光灿烂、温暖有力的校园环境。
石馨副校长讲话
“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长大以后能播种太阳。”随着团歌唱响,老师们在心中悄然种下一颗太阳,它不仅温暖着自己,更将这份温暖传递给身边的学生,心理应援成为了师生共同成长、相互照亮的桥梁。
全体志愿者合唱《种太阳》
撰稿:张铄 摄影:常海亮 图片:李东函 编辑:李博
初审:王欣 复审:梁竹青 终审:李丽莉